(资料图片)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基于此,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也能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当然,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实践、改革创新的全面发展、多元主体的协同发力。尤其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等院校更应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责任,聚力推动教师队伍的优质化、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交流合作的开放化,以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活力源泉、奠定人才基础。
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不仅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而且决定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而要想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高等院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其一,高等院校应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明确人才培养的政治底线,通过健全和完善院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筑牢高等教育意识形态阵地,掌握办学主导权,并持续优化校内党建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二,高等院校应着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人才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结合新时代新需求,不断提升人才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契合度,以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育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型时代新人。
优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以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学校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持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以师德师风建设、教学技能培训、人员结构调整为依托,打造高标准、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更好地引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其一,高等院校应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标准,并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提升教师养成高尚职业道德修养、呈现良好教书育人风貌的自觉性。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应组织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在系统化培训、日常化教育、制度化考评中帮助教师提升个人职业道德修养。其二,高等院校应加强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教学技能培训、科研项目指导等工作,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具体而言,高等院校可邀请专家学者进校举办专题讲座,帮助教师在了解专业教学研究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及时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外学习交流活动,在与其他优秀教师的合作、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中不断增强自身教学技能,开展多元化教学实践,全方位提升自身专业化教学水平。其三,高等院校应在教师招聘环节重点考察教师的价值观、创新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等,在准入环节就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高标准高要求。此后,还需结合必要培训与学习交流活动,持续完善教师队伍,以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打造引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科学配置高等教育资源
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还应注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力求以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均衡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供需平衡中全方位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并在全面参与和多元协同中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针对当前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等院校中教育资源差异显著的问题,高等院校应遵循发现差异、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补齐短板的先后顺序,科学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具体而言,高等院校可采取不断加强创新驱动、构建自主性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精准度、强化高等教育对口帮扶等方法,更加科学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例如,为改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广东省立足珠江三角洲之外人才流失、资源短缺的发展现状,全面实施高水平院校对普通本科院校的帮扶,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校对粤东西北地区高校的帮扶,以健全的帮扶机制建设、必要的优惠政策和经费补助,全面推进当地高等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致力于实现高等教育层面的公平发展。再如,中西部地区高校为提升自身办学水平,加强资源整合,充分挖掘本地区文化资源,通过特色学科建设改善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的发展差异问题,在优势学科与区域特色产业对接中,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些实践都为不同地区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源配置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参照。各地区各高校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与建设实情,科学规划,合理布点设置,有效配置人、财、物等各种高等教育资源,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黄成毅 李廷勇 潘勇,作者分别为重庆三峡学院讲师,重庆三峡学院研究员,重庆三峡学院教授;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研究阐释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3SKCS〉研究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上一篇 : 八闽千姿|“华夏绝艺”建瓯挑幡何以成为“民间使者”?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