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跳跃技巧举例

来源:个人图书馆-秋原劲草 2023-07-12 10:43:33


(资料图)

解读诗歌大跨度“跳跃”技巧我们写诗歌,常常谈到诗歌跳跃的问题,以避免诗歌散文化之嫌。这里谈到的“跳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词语与意象被打破或割裂的“跳跃”,而是写作过程思维由此及彼的大幅度的“跳跃”,是诗歌写作跨度最大的“跳跃”。诗歌写作技巧很多,公共理论资源也很多,百家说法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主旨、角度、象征、结构、并置、转借、转喻、错位等。即便是初学者写诗,就会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自觉应用到这些技巧。有的属于基本的“硬衫”,有的属于“软衫”,而大跨度跳跃和穿插技巧应用属于“软衫”大功夫。诗评者或写作者仅靠理论概念支撑是永远不够的,单死记一些概念,死背诵一些概念是无法抵达诗歌的“要义”的,那么做,只是“书虫”的僵死做法。况,现在自由体诗歌发展迅猛,多元化的诗论探索已成必然,“一家之言”的框框束缚已成为当代诗写的“瓶颈”。那么,诗歌的技巧如何理解和应用呢?唯一的一条路是创作的实验,通过不懈的大量写作实验,分析思考,自然孰能生巧,你离诗歌写作的“通道”就一步步接近了,你就能轻松地步入诗歌的“轨道”了;加上你的造化,你的诗歌审美意识过程就有了趣味,你的诗歌就有可能出现“闪光点”东西。当然。在你行走过程,你得有定力和辨识,评论家的批评是“一翼”,读者的解读又是“一翼”,这是一把双刃的“剪刀”。任何的批评有认知的层次问题,有通达引领的,也有故弄玄乎的,甚至还有诗论家人品良知的问题。你知道了这些,剩下就是你对诗歌语言的敬畏和“苦心”的创作了。绕了一圈,话题言归正传。有一位姓崔的写作者,他的见解颇有见地,我容易接受这位写作者的分析:诗歌写作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写作思维模式:一种是循着惯性的、直线型的思维活动向下延伸的直线型写作思维模式;另外一种是在诗歌表现主旨的统领下,跳跃度极大的、非直线型的写作思维模式。这里要解读是指:跳跃度极大的、非直线型的写作思维形态。试举例1 《卧夏》/ 诗:笔峰想到你,地球蒸烤的笼子皮条客、空谈家、证劵所、开发商与魔兽点燃嗜血的梦寐横笛、萧笙以及啼鸟的翅膀折断在洪荒炙热世界陷入四方的盒子围困了舒芜静谧的小调你苦苦寻觅出口……魔兽的世界扭曲了你你的热情原本是将春天的花瓣藏在秋天的口袋让冬天也能盛开花朵的温暖蝉理解你, 火样的胸襟卧在你的腹部吹奏:嘤- 嘤-和弦一曲,将满山的绿意吹成枫红一直陪伴你走到秋凉的岔口暮色中,荷花、凤凰木和鸟儿她们举着馨香、锦簇的花团和编织的凤凰枝条等待你苏醒, 一刹那的惊艳我佐以大红袍茗茶,加点悠悠的往事邀你同饮,在荷塘月色下撑开一湖的心语试举例2 《墨虾的山峦》/ 诗:笔峰隔着一层云雾山脉,少女的梦挂在笔尖泼洒一篓的墨虾,虾头朝向天空将迎接巨大的雾和巨大的风,秋须飘游大鹰盘旋,长空之上有山泉的小想法美丽的黑矿,这是美丽江西的云雾腰带晨露洗涤过的山腰,这是巨大的阴谋为画魂的诞生埋下了一个伏笔赣南,有呼啸的鹰鸣。归来;远去看官,你想想那一首是直线型写作思维模式?哪一首是跳跃较大的非线性写作思维模式?它们有什么各自的特点?大跨度跳跃、非线性写作思维模式这种写作方式有什么好处?你感觉到它的迷人气息了吗?是否快捷地抵达到主旨的核心?其文本的张力、内蕴等如何?这两首诗歌举例,并不是典型的,只是作为一个例子。大家看出了什么?哪一首是循着惯性、直线型的写作思维方式?哪一首更倾向于非线型的、大跨度跳跃写作思维方式?比如:第一首《卧夏》,每一小节之间,和每一节小结构之间句式之间,可以看出是呈直线型向下延伸的,语言的呼应和转接痕迹明显,内在的逻辑也是显性的。当然,直线型写作不是不可以,相对大跨度的跳跃和非线型写作而言,相对弱些。直线型写作思维模式,是源于我们对文学样式的习惯性思维,来自其他文体(散文、报告文学、游记等)文学记忆的根深蒂固,这种改变有种顽固的抵抗。所以,面对诗歌艺术创新变化的特征,要求我们去适应,去探索,去完成诗歌艺术审美体验的过程。第二首《墨虾的山峦》,相对靠近大跨度跳跃的写作思维模式。比如第一小节,有两个小结构“隔着一层云雾山脉,少女的梦挂在笔尖
泼洒一篓的墨虾,虾头朝向天空
将迎接巨大的雾和巨大的风,秋须飘游”和“大鹰盘旋,长空之上有山泉的小想法”之间它也是小跳跃的,跳跃部分的语言跳离前面部分的语言。而第二小节“美丽的黑矿,这是美丽江西的云雾腰带”形成一个独立的构件,它与第一小节更是大跨度的跳跃,呈大跨度跳跃式递进,跳跃的特点是呈点状结构。第三小节有两个小构件“晨露洗涤过的山腰,这是巨大的阴谋
为画魂的诞生埋下了一个伏笔
”和“赣南,有呼啸的鹰鸣。归来;远去
”。显然,它与第二小节语言也是跳开的,但它与文本的第一小节做了呼应处理。整个文本的内在逻辑是隐性特征。从两首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大跨度的跳跃写法,诗歌容易形成张力,内蕴更加丰富,语言更加有变化,气息更加迷人,快捷地抵达诗歌的主旨和核心。故而,写作者掌握这个技巧是多么的重要。 本文来至网络

上一篇 : 首次开展!长宁探索在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中引入公众参与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